深層心理學

第一節 深層的意義


人也難以感知;更別說來訪者。

    所以,一味的聽從積極地教化和模仿健康者的言行,並非看起來那麼合理。

    因為你吸收的,可能只是他人無意釋放的,「詞不達意」地情感宣洩。

    所以,深層地意義在於挖掘那部分深藏地有價值的潛意識。

    這個很難用說教和模仿獲得,只能是來訪者本人的遙遠記憶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如果一個人想了解自己,卻又害怕外界的警告和暗示.

    可以理解為一種"捨本逐末"

    甚至可以理解為:貶低自己的判斷能力,向外界妥協.

    這在心理疾患者身上是普遍的.

    在失去自主性的相對健康人身上也是比較常見的.

    除此偏見之外,人們對於心理學還有一種不太真實的期待。

    這一點可以從大多數熱衷於「勵志講座」的人群中看出。

    他們往往為找不到成功與快樂之路而迷惘。

    但未必達到疾病的程度。

    一旦偶然聽到某些勵志與成功學大師的教誨與激勵,會突然變得群情激昂,仿佛醍醐灌頂,堅信自己找到了光明大道。

    誠然,很多大師的心理講座無疑是充滿趣味性與感染力的。

    聽課者往往被大師們那種閃耀着無窮光輝與魅力的人格所感染。

    內心的激情被極大調動。

    也因此堅信大師們確實具有扭轉人格的能力。

    而對於一些死板的心理學,則是感覺十分枯燥乏味。

    這本無可厚非,有什麼理論能夠比給人帶來快樂更偉大呢?

    我們本不應該對這種激情加以質疑。

    但是,事實卻不得不令人重新思考。

    因為這種激情與快樂可能有如曇花一現。

    回到常態生活後,很多人又不可避免地回歸到惰性與彷徨狀態。

    人大多數的時候是常態與平凡的。

    死板的心理學雖然不夠激情與趣味,但是請相信:

    這是一種滲透的、寧靜的快樂。

    等到一切撥雲見日,心理困惑與障礙慢慢掃清後,剩下的會是久違的、回味無窮的本源快樂——這會更加真實。

    趣味的學說,快樂的感染性較強;依賴性也較強;但對於受教者自我創造快樂的能力沒有多大作用.

    這就是為何那些明星動轍能引來萬人空巷的效應;而心理學者從未有過這樣的待遇.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了解這些,只為表明一種對心理學的態度。

    言歸正傳,回到心理分析本身上來。

    以抑鬱和強迫為例。


    抑鬱和強迫已成為現代社會比較常見的心理病症。患者經常生活在莫名其妙的絕望空虛與怪誕思維中,不可自拔。

    抑鬱和強迫都有各自顯著的特點。

    抑鬱發作的時候,人幾乎完全喪失了抵抗力,仿佛陷入無盡的黑暗深淵;

    強迫發作的時候,對抗特別強烈,但越是對抗越是強迫。

    和抑鬱強迫症相類似的負面情緒,就是普通人共有的憂傷、自卑、焦慮、壓抑、恐懼、自責、矛盾、疑沮……

    這些正常的負面情緒和抑鬱強迫症沒有本質的區別,只是量的不同。

    就像弗洛伊德說的:"我不認為心理疾患者會自行創造一些離奇的思維,只不過是對正常人所擁有的負面情緒的變形和放大."

    針對這些症狀,各種心理書籍層出不窮。諸如:接納自我、活在當下、順其自然、放下完美、放下我執、行為改變性格……

    書中不乏鼓勵與樂觀積極的態度、行動建議,轉移注意的辦法,但是鮮有對病因的深層分析。

    正如弗洛伊德所說:人們對待心理疾病的康復與治療,總是習慣於一種美好的願望;而非面對疾病本身。

    而這種美好願望怡怡又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即便有分析,也大多是從社會交際、經濟、文化、教育……大的方向着手。

    或者是患者的錯誤認知。

    在我看來,心理問題既然已成病,就不能單純依靠簡單和表層的安慰和鼓勵來解決。

    也不能單純強調大的環境對心理病症的形成作用,而忽視人作為生物的本能機制;以及偶然的、刺激本能的事件。

    否則,同一環境下,產生常態與病態兩種人格的現象無法解釋。

    患者的認知也很難用意識層面的說教去改變,否則高學歷者應是心理病症低發人群,但事實未必如此。

    行為固然重要,以積極行動的結果,獲得獎勵來刺激患者的良性條件反射,也是合理的。

    但是,行為主義者可能會忽略一個重要要素:患者越是接近快樂,越是想壓抑這種快樂。生怕這種快樂的成果會前功盡棄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「見好就收」。只不過患者比常人收得早很多。

    所以行為主義提倡強化行為。想以不斷重複的強化反射,來徹底改變患者的病態行為。

    但是,這種強化的效果如何?

    難以下定論。

    我曾見過試圖用長久的軍營生活改變拖沓個性的人,一段時間的改善後,結果還是回到原型。

    一些一味崇尚行動至上者,還常常認為:患者之所以焦慮和恐懼,是思考得太多,行動太少,沒有嘗試到行動所帶來的成就.只要真正嘗試到了,他們就會改變對事物的看法.

    就像人們常常激勵那些猶豫不決者:"你沒做過,怎麼會知道呢?"

    如果他們真正按照指導者的話去嘗試了,也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.

    人們也會很欣慰地認為行動果然是第一重要的.

    於是,很多人可能置患者曾經的恐懼和擔憂於不顧,認為那種擔憂是毫無必要的.

    但他們往往忽視了這種擔憂的存在必要性.

    所以,當患者嘗試了100次甚至更多的積極行動結果,到下一次仍然還擔憂,或者轉移到對另一些事的擔憂時,人們就會很困惑且無力了.

    這當中是否有更深的潛意識作用?

    應該是不容忽視的。

    有很多道理和方法,無疑都是正確積極的。

    但是,道理和方法的灌輸並不太容易糾正患者的病態思維。

    因為患者在潛意識中認同的只是傳授他道理的人,把他當成一種極端的依賴;而並沒有把道理融會貫通,納為己用。

    人們也許會見到他的症狀和心態有所改變,變得積極樂觀,但並不一定說明他內心真正發生了變化。

    有的時候,這種轉變皆是因為一種過分依賴和暗示而存在;或者是一種假「無所謂」



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  我寫的自傳不可能是悲劇  末世模擬器開局我被送進精神病院  柯南之柯學模擬器  你的能力很強,現在是我的了  這個地球全是BUG  

同類最熱
搜"深層心理學"
360搜"深層心理學"
語言選擇